教育
    和爸媽吵架就是不孝嗎?心理學家剖析青少年親子衝突的內心小劇場

    和爸媽吵架就是不孝嗎?心理學家剖析青少年親子衝突的內心小劇場

    發布日期:11/23/2023

    A- A A+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親子關係好不好,爸媽、孩子想得不一樣!

    「你和父母能像朋友一樣互動嗎?」長期投入華人親子衝突歷程、孝道研究的葉光輝曾在大學課堂這麼問,舉手的學生寥寥可數。

    三十幾年前,葉光輝擔任「張老師中心」督導時便觀察到,親子衝突是許多台灣家庭的共同困擾。他從研究中也發現,父母、小孩對於親子關係的認知,經常天差地遠:爸媽認為自己和孩子親密無間,事實上,子女那頭卻有說不完的抱怨

    當中突顯的,正是華人傳統價值觀產生的矛盾。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台灣老人家則愛說「囡仔人有耳無喙」(小孩子有耳無嘴),傳統文化講求以和為貴,回嘴是「沒大沒小」,隱忍才「不傷和氣」。孩子即便有不同的自我期待,在家庭孝道壓力下也可能壓抑自我,不敢正面溝通,累積無盡埋怨。而爸媽想著「我是為你好」,日日忙進忙出,最後卻被指責為直升機父母、虎爸虎媽,自然也是滿腹委屈。

    怨恨感是青少年的大敵

    與父母、孩子吵架讓人心煩意亂,但親子衝突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遠比你想得更嚴重!

    2013年葉光輝團隊研究發現,親子衝突帶來的負面情緒,會造成青少年各項問題行為,而且不同類型的負面情緒會導致不同的問題行為。常見的負面情緒有:

    • 威脅感:多數父母掌控青少年的生活資源,若爸媽常在爭執中採用撂狠話、嚴厲懲罰等手段,如「你再這樣試試看」、「以後休想拿到零用錢」,在權力不對等下可能讓孩子產生威脅感,陷入焦慮不安。
    • 自責感:「我做這些還不是為了你!」「這麼辛苦賺錢養你,結果你這樣對我!」傳統孝道的壓力、父母不自覺的情緒勒索,會讓青少年萌生強烈愧疚,過度的自責感容易導致青少年的退縮行為、自我孤立。
    • 暴怒感:青少年階段是情緒的暴風時期,如果孩子認為錯不在己、自尊受到打擊,在無法調節控制下,可能產生暴怒感,轉而用攻擊行為宣洩內心的失控抓狂。
    • 怨恨感:怨恨感影響最大!當青少年長期感到委屈、冤枉、被不公平對待,或因為處處受到父母管轄、想爭取又無果,可能忿忿不平,最後選擇壓抑自己而萌生怨恨感。研究發現,怨恨感會導致最多負面行為,包括不良身心症狀、退縮、攻擊及違規等各種偏差行為。

    衝突都是負面的嗎?危機也能是轉機!

    找到青少年不同問題行為的根源,下一步,就有機會尋求解決之道,聽起來是親子研究的一大里程碑。但葉光輝卻停下腳步,「過往的研究思路,都是去找出衝突的傷害、怎麼避開衝突,但日常生活裡家人間發生衝突其實很正常。」

    他重新思考核心問題:衝突只會導致問題行為嗎?衝突難道都只是負面的嗎?

    「衝突之所以會有不良影響,是因為當我們停留在負面情緒裡,陷入不斷『反芻』而造成惡性循環,也就沒有多餘的心理能量『處理衝突』。」葉光輝點出關鍵原因。

    於是,葉光輝將問題意識從「如何避免衝突」轉向「如何面對及處理衝突」,進一步探討在衝突發生後,如何降低負面情緒的爆發。他花了兩年重新建立理論系統,找出了如何讓衝突事件不導向負面傷害的兩大關鍵。

     

    正面看待衝突:吵架雖然討厭但有用!

    溝通需要同理,嘗試看見彼此的狀態與需求,並給予相應的回饋。長年研究親子關係,葉光輝溫和地提醒父母與青少年:

    了解對方的需求才是真正的「關係導向」,因為關係一旦被破壞,要再重新建立就得花很大很大的力氣。

    葉光輝解釋,吵架爭執有時不一定涉及是非,只是彼此價值觀不同、意見不一,沒有絕對的對或錯。然而,在以和為貴的文化標準下,衝突便成了「關係破壞者」,當我們總是從負面角度看待衝突,就容易將其視為壓力來源。一有意見不合就感覺自己被打壓、被否定,萌生負面情緒。

     

     

    相關新聞

    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開放報名,助力華語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發展

    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開放報名,助力華語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發展

    為了提升華語教育的專業性,並推動台灣文化的國際交流,教育部將於114年7月26日和27日舉辦「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 ...

    4/20/2025

    教育部推動沉浸式教學計畫,激發學生學習本土語言的熱情

    教育部推動沉浸式教學計畫,激發學生學習本土語言的熱情

    自106學年度起,教育部國教署積極推動沉浸式教學計畫,旨在提升學生學習本土語言的興趣與動機。這個計畫透過創造多元學習環境 ...

    4/20/2025

    教育部「校長領導知能專業發展諮詢計畫」:助力全國中小學校長提升治理效能

    教育部「校長領導知能專業發展諮詢計畫」:助力全國中小學校長提升治理效能

    為了提供中小學校長們更專業的支持與協助,教育部自112年開始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進行「校長領導知能專業發展諮詢計畫」。旨在為 ...

    4/20/2025

    櫻花綻放,稻江護家校園增添浪漫學習氛圍

    櫻花綻放,稻江護家校園增添浪漫學習氛圍

    隨著冬去春來的美好季節,臺北市稻江護家校園迎來了櫻花盛開的時刻,無數粉嫩的櫻花點綴了校園的每個角落,吸引了眾多師生的讚嘆 ...

    4/19/2025

    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開幕:穿越虛實的光影,探索多元性別

    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開幕:穿越虛實的光影,探索多元性別

    為加強全國各級學校對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視與實踐。教育部國教署於今(19)日舉行了「114年性別平等教育日策展《元宇宙下的性 ...

    4/19/2025

    數位學習新篇章:教育部推動跨校遠距教學計畫,開創學習新機會

    數位學習新篇章:教育部推動跨校遠距教學計畫,開創學習新機會

    為了應對數位學習環境和遠距教學的發展需求,教育部國教署積極推動「高級中等學校跨校遠距教學課程計畫」。旨在透過跨縣市的合作 ...

    4/19/2025

    青聚點計畫升級!青年探索地方創生新機會

    青聚點計畫升級!青年探索地方創生新機會

    為了幫助青年開啟進入地方創生的第一步,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今年度全面升級了「青聚點地方創生人才培育計畫」,並開放報名!這個計 ...

    4/16/2025

    教育部推動資安人才培育計畫,亮相CYBERSEC 2025 展現成果
    臺南市「我詩故我在」本土語新詩創作競賽:啟發學生的創意與文化自信
    《光影交疊之囈語》年度學生聯展:探索藝術與科技的無限可能

    《光影交疊之囈語》年度學生聯展:探索藝術與科技的無限可能

    由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主辦的年度學生聯展《光影交疊之囈語》,自4月8日起至4月25日於屏師校區六愛樓藝文中心盛 ...

    4/1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