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學習新篇章:教育部推動跨校遠距教學計畫,開創學習新機會
發布日期:4/19/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了應對數位學習環境和遠距教學的發展需求,教育部國教署積極推動「高級中等學校跨校遠距教學課程計畫」。
旨在透過跨縣市的合作與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學習機會,並提升教師在遠距教學上的專業能力。
這項計畫不僅促進了校際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為教育領域注入了更多創新元素。
跨校合作:打破地域界限,拓展學習視野
以國立竹科實驗高中與國立北門高中為例,兩所學校在113學年度第1學期聯合開設了「智慧科技應用」課程,內容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以及Python程式設計等熱門技術。
學生們透過Google Classroom、Zuvio等數位學習平台,進行線上課程學習,並利用Tinkercad進行電路模擬。
這不僅使學生能學習如何將科技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還鼓勵教師組成團隊,定期進行線上會議,分享教學經驗與資源,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豐富課程,促進跨校交流與實踐
高雄市立三民高中、永仁高中、竹崎高中等9所學校也聯合開設了「半導體科技與應用」課程。
這一課程的設計極具創意,學生利用Canva製作生動的教學簡報,並透過Padlet建立討論板,促進跨校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
課程中,學生參與了線上海報展,展示學習成果,提升了實作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學生還有機會參訪日月光體驗中心和成功大學半導體中心,深入了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脈動。
根據課程問卷調查顯示,78.1%的學生認為課程對理解半導體原理幫助巨大,68.8%的學生則表示課程增強了他們對半導體產業的興趣。
創新課程:培養批判思考與哲學思辨
在新北市,樹林高中與板橋高中開設了「科學中的社會議題」課程。
課程圍繞「電車議題」與「友誼」等具有社會意義的主題,學生們透過提問、觀察和價值判斷等方法,鍛鍊批判思考與哲學思辨能力。
教師們也透過共備會議協作課程規劃,並舉辦公開觀議課,以提升教學品質。
學生表示,這樣的課程不僅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他們的思辨能力,並促進了跨校學生間的積極互動。
推動遠距教學,縮短教育差距
國教署表示,這項跨校遠距教學計畫的推動,不僅豐富了學校的課程內容,也促進了課程資源的共享,讓更多學校能夠參與其中。
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有助於提升教師在遠距教學方面的專業能力,也有望縮短城鄉間的教育差距,為學生創造更多學習機會。
國教署期待更多學校能加入此計畫,共同為學生的未來開創更加美好的學習旅程。
這樣的創新教育模式,不僅為學校帶來了更多的合作機會,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開拓視野,讓每一位學子都能夠在數位學習的世界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