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廣興地區重現百年傳統——神龍遊庄慶典再度盛大登場
發布日期:2/16/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美濃廣興地區的神龍遊庄繞境活動,因為時代變遷與人口外移中斷近一甲子。
然而在地方居民的熱心支持和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的推動下,這一傳統慶典於小龍年近日元宵節當晚重新登場。
活動當晚,長達39公尺的藍染神龍,與來自不同國家和族群的舞龍隊伍共同亮相。
並與國王宮、善化堂、石母宮、慈聖宮等四大宮廟的神轎一同繞境,恢復了百年來的祈福盛典。
歷史與文化的重生,傳統再次綻放
活動伊始,四大宮廟的神轎隊伍前往迎神,隨後匯集至慈聖宮與舞龍隊會合。
大家在熱鬧的氛圍中共同祈福,並在隨後的繞境過程中,展開了一場集結國王宮、廣興國小的小紅龍、宮廟代表、區長與里長等各界人士的盛大遊行。
整個過程中,楊瑞霞主委和相關的官員、村民們攜手揮舞龍珠,送上吉祥話,為沿街居民帶來滿滿的祝福,祈願大家闔家平安、發大財。
雖然活動前一度飄著細雨,但隨著活動的進行,天公作美,細雨漸停,為繞境活動增添了一層靜謐的氛圍。
眾多民眾熱情參與,與龍隊互動熱烈,現場鑼鼓聲聲、煙花綻放,熱鬧非凡。
高雄市政府與地方的緊密合作,重現經典傳統
楊瑞霞主委表示,這條神龍的製作始於去年,並在地方居民的支持下完成。
特別是對於製作龍頭的耆老,經過深入訪談和資料蒐集後,根據原型並融合廣興藍染工藝的元素,手工製作出了這條獨一無二的藍染神龍。
龍身上細膩的藍染紋理,既是廣興地區工藝的象徵,也是對這一傳統文化的致敬。
此外,這次的活動還特別邀請來自越南、印尼、原住民、閩南、客家等不同族群的舞龍隊伍參與。
這些隊伍在經過多次練習後,於元宵節當日成功呈現出當年神龍遊庄的盛況,讓這一百年傳統再度成為社區居民心中的美好回憶。
龍頭擎起的傳統與新生,社區的凝聚力
美濃廣興地區的神龍遊庄慶典,過去由民間工藝師製作神龍,並在元宵節當天進行繞境。
每年活動中,龍頭與龍尾由男性負責,36名未婚女性擔任擎龍手,大家統一穿著白色長袖、黑色長褲的服裝,既時尚又有秩序。
這成為當地年輕女性的憧憬角色,也讓這項傳統活動充滿了青春氣息。
隨著時光流轉,這項文化傳統一度中斷,但隨著高雄市政府的支持與地方社區的努力,這個傳統的神龍遊庄活動得以重生。
每個參與其中的居民,都承載著對家鄉的深厚感情與文化自豪,大家齊心協力,將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延續下去。
展望未來,文化的延續與創新
楊瑞霞主委在活動中表示,這樣的傳統節慶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也是對未來的展望。
透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這份珍貴的經驗與記憶將會啟動一個全新的開始,為廣興地區及更多地方帶來文化的延續和創新。
在未來,市府將繼續與地方協作,推動更多類似的活動,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夠體驗到文化傳承的美好與喜悅。
這次神龍遊庄活動的成功,正是社區凝聚力的最佳體現,也預示著這份傳統文化將在現代社會中焕發新生,為未來帶來更多希望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