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具啟發性學習環境,教育部推動圖書館自主學習空間改造計畫
發布日期:4/13/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王秉程 整理報導
隨著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動,課程發展已經不再僅僅關注知識的傳遞,更強調全人教育的實現。
秉持著「自發」、「互動」與「共好」的理念,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簡稱國教署)積極倡導學生作為主動的學習者,並致力於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環境,國教署推出了「高級中等學校充實自主學習空間及設施計畫」。
通過補助各校升級學習空間,並豐富學習資源,助力學生提升學習體驗。
學校資源靈活運用,創造適合討論與實踐的學習空間
在112年度的計畫中,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附屬餐旅高級中等學校獲得補助,並成功運用這些資源將原本的福利社空間轉型為小組討論室。
這一改造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加適合專題實作和課程討論的環境,還引入了互動式聯網電視,讓學生能夠更加方便地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
圖書館內部還設立了獨立的資訊檢索區,學生能輕鬆查詢資料、觀看影音資源,並參與各類線上課程,從而顯著提升了學校的學習硬體設施。
空間美化後,學校也積極舉辦各類美學講座,如瓷盤彩繪和竹編等,吸引了大量學生參與,並組織「來聽人生故事生命講座」等活動,促進了師生之間的共同學習。
圖書館空間創新,打造共學小組理想場所
此外,國立虎尾高級中等學校也在此計畫中受益。該校圖書館主任林主任表示,學校將原來的電腦使用區改造為自主學習討論區,進一步提升了空間的使用率。
這一改造不僅使空間更加靈活多變,還能用於閱讀推廣和彈性自主學習課程的開設。
學校還通過此計畫將閱覽區改造成美感空間,使得原本長期使用的區域變得更加吸引人,成為學生和老師共學小組的理想場所。
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自主學習質量提升
國立宜蘭高級中學也充分利用該計畫,將舊期刊保存室轉型為教師指導的自主學習場域。
並增設了多功能區域,供師生共同學習、進行小型成果發表和舉辦講座等活動。
這些改造後的空間不僅適合課堂學習,也可供學生在課後進行自主學習,極大提升了學習的質量與氛圍。
未來展望:繼續提升學習環境,培養終身學習者
國教署表示,未來將繼續協助各校改善圖書館及學習空間,提升學習環境的整體質感,並將美學元素融入空間設計。
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樂趣,也將進一步推動「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校園規劃設計,為學生創建更加靈活、多元、充滿創意的學習環境。
透過這樣的努力,學校將培養出更多具有終身學習精神的學子,為未來社會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