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政府環保局創新宣導垃圾分類方法,引發熱烈回響
發布日期:4/14/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為了讓更多人能輕鬆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屏東縣政府環保局突破傳統宣導模式,推出了一支趣味十足、充滿創意的宣導影片。
這支影片不僅展示了垃圾分類的正確方式,還融入了親民且生動的演出,受到鄉親們的廣泛讚譽。
局長顏幸苑自編自導自演
此次宣導影片的發想來自環保局局長顏幸苑,她與局內同仁們共同編寫劇本、規劃情節,並親自參與演出。
影片的演員陣容中還有小小稽查員黃以樂,他是和平國小五年級的學生,與局內工作夥伴一同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劇情圍繞著垃圾分類與亂丟菸蒂的錯誤行為,通過小朋友指出這些錯誤觀念,並由環保局的同仁們進行正確引導。
這樣的設計不僅輕鬆愉快,還讓觀眾在笑聲中學會如何正確處理垃圾。
影片一上線即引發關注
這支自製的宣導影片自3月中旬發布至今,已吸引超過萬人次點閱,並在社交媒體上獲得了大量正面反饋。
觀眾紛紛留言表示影片生動有趣,許多人也稱讚演員們的自然表現和清晰的語言。
此外,也有不少網友指出,這種創新且輕鬆的宣導方式讓垃圾分類的概念更加容易被接受。
小小稽查員的亮眼表現
此次影片的一大亮點是小小稽查員黃以樂的加入,他在影片中擔任起了垃圾分類的小老師,帶領觀眾了解如何處理菸蒂和其他垃圾。
黃以樂曾參與過多次公園清潔和環保教育活動,並在影片中不僅成功表現出了自然的台語能力,還在生活中積極地糾正亂丟垃圾的行為。
他也表示,未來希望能參與更多與環保相關的影片拍攝,讓更多人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渲染溫馨氣氛與創新設計
顏局長對此次影片的成功表示滿意,尤其是選擇了生活化的劇情和角色,使得影片不僅符合環保教育的需求,還能讓觀眾感到親切。
她特別提到,影片中融入了熱點移動式監視器的概念,提醒民眾若違規將面臨罰款。
這樣的設計使得環保局的宣導方式更加具備時效性和真實感。
繼續深化環保教育
為了進一步提升民眾的垃圾分類意識,環保局將於2025年8月開始進行破袋檢查,目標是讓更多人自覺分類垃圾。
自影片推出以來,破袋合格率從原本的47%提升至80%。
此外,環保局還特別成立了「小小稽查員」團隊,讓近70名學童參與環保活動,從「學習者」變成「倡導者」。
這些小小稽查員們不僅在課堂上學習環保知識,還會回家帶動家人一起遵守垃圾分類規範。
影片的未來與影響
這支宣導影片的成功證明了創新的環保宣傳方式不僅能有效提升民眾對垃圾分類的認識,還能夠在娛樂與教育之間找到良好的平衡。
屏東縣環保局期待這樣的影片能夠繼續成為鄉親生活中的一部分,並讓更多人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
觀看影片:點此觀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