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家的對話」:茂林國家風景區展現原住民藝術的溫馨對話
發布日期:4/1/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今(1)日盛大開幕了「185沿山藝術季《山與家的對話》藝術聯展」。
並邀請高雄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陳幸雄副主任委員、茂林區駱韋志區長等貴賓一同共襄盛舉,展覽將持續至114年6月30日。
這場展覽不僅是一次藝術的饗宴,更是一場深入心靈的自然與家園對話,帶領每一位觀展者重新思考「山」與「家」之間的深刻聯繫。
藝術家與作品:用心創作呈現深厚的文化情感
本次展覽邀請了四位來自茂林區及周邊地區的藝術家:杜寒菘、陳亮、馬郁芳與陳惠。
透過各自獨特的藝術視角與創作語言,表達出「山與家」這一主題的深度探索。
每位藝術家都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生活體驗為根基,呈現出對家與自然間連結的多元詮釋。
杜寒菘,來自霧台鄉的魯凱族藝術家,創作靈感源自山林、祖靈與部落情感。
他的繪本作品《lalingedan ni vuvu:祖父的鼻笛》、《Lrikulau:里古烙》以及《Maca ki umu:伍姆的嘛喳》均曾在義大利波隆納兒童書展展示。
本次展覽將呈現他的作品【地瓜豬與玉米平地豬】和【黑熊粗邁與雲豹里古烙】等,讓觀眾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深邃情感。
陳亮是屏東三地門鄉大社部落的排灣族藝術家,他的創作之路由對自我身分認同的探索開始。
本次展出的是他的【文手的人】系列作品,文手是排灣族及魯凱族女性傳統習俗的象徵,透過作品呈現手紋所傳達的女性純潔及家族背景。
馬郁芳,來自屏東的排灣族藝術家,善於以繪畫表現環境、物種與人類之間的關聯。
她的【山上的好朋友系列】作品將台灣原住民族與當地動植物的共生與共處,藉由繪畫藝術表達自然法則,重新詮釋人文與生物的緊密聯繫。
陳惠,茂林魯凱族的藝術家,從小就深受金屬工藝的影響,並將金屬與玻璃工藝融合在作品中。
本次展出她的【蛻變與家的溫暖】及【未竟之翼:家的牽引】等作品,這些創作不僅是對工藝精神的傳承,更承載著她對家族記憶的溫暖致敬。
山與家的對話:邀請觀眾體驗情感與自然交織的視覺之旅
「山與家的對話」展覽以多元藝術形式呈現,深刻探討山與家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山不僅是家的延伸,更是情感記憶與生活印記的承載者。
在這個充滿溫度與故事的藝術展覽中,觀眾將能夠從心靈、環境與情感的角度,重新思考家與自然的關係,並在藝術的引領下,與大自然的美麗和諧相處。
茂林國家風景區處長簡慶發表示,本次展覽不僅展現了原住民部落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一次深度探索與詮釋「家」與「山」之間情感與自然聯繫的契機。
此展覽不僅是文化藝術的展示,更是一場帶領大家感受土地與部落美學的視覺盛宴。
親身體驗原鄉文化,走進自然的懷抱
誠摯邀請民眾親臨新威遊客中心,欣賞這場充滿心靈震撼的「185沿山藝術季《山與家的對話》藝術聯展」。
此外,您還可以規劃一趟部落小旅行,深入體驗原住民部落文化與大自然的緊密關係,感受每一筆畫作背後的情感與故事。
欲了解更多活動詳情,請關注「Fun 心遊茂林」粉絲專頁或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官方網站:茂林國家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