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獲海洋保育特優,持續努力推動海洋永續發展
發布日期:4/22/2025
新聞視界時報 記者 李翌淳 整理報導
屏東縣政府再次榮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頒發的「海洋環境管理考核」特優獎,並且連續五年獲得此項殊榮,展現了該縣在保護海洋環境、推動永續發展上的卓越成就。
今天(22日),在世界地球日這個意義深遠的日子,縣府接受了海洋委員會的頒獎,獲得對其在海洋環境管理方面努力的高度肯定。
屏東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持續守護藍色國土
屏東縣擁有長達172公里的海岸線,海洋資源十分豐富,這片得天獨厚的海洋環境,對當地的生態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守護這片海洋,屏東縣政府積極推動全方位的護海政策,並與公私部門攜手合作,根據地方特色進行量身打造。
其中,屏東縣創立的「環保艦隊」,成功號召漁民加入海洋守護行列,並持續擴大規模,成效居全國之冠。
此外,屏東縣還首創了收取潮間帶觀光保育費的制度,這樣的舉措有效平衡了生態保護與觀光發展,並展現出守護小琉球海洋生態的堅定決心。
創新政策,減少海洋廢棄物
屏東縣政府還推出了許多創新舉措,致力於減少海洋廢棄物的污染。
自110年啟動的「海廢帶回、漁獲自肥」政策,鼓勵漁民將海上作業中產生的廢棄物帶回。
至今已成功回收超過112公噸的海洋廢棄物,有效減少了海漂垃圾的數量。
同時,屏東縣還推出了「到府收受」的廢漁網回收服務,進一步提升了回收的便利性。
今年,回收的廢漁網達21公噸,成效顯著,促進了資源循環,減輕了海洋負擔。
科技應用,提升海洋污染應變效率
在海洋污染的緊急應變方面,屏東縣政府展現了科技的應用實力,積極導入無人機與CCTV即時監控系統,提高了應對災害的速度與準確度。
舉例來說,在凱米颱風期間,三艘貨輪於本縣沿岸擱淺,縣政府迅速啟動應變機制,利用無人機即時掌握現場污染情況。
有效縮短了回應時間,而CCTV系統的運作則進一步加強了現場監控能力,減少了人力負擔,展現了智慧化治理的成效。
高縣長致詞,呼籲全民共同參與
屏東縣長周春米在頒獎典禮上表示,連續五年獲得特優殊榮,顯示了各界共同努力的成果。
未來,屏東縣將持續與中央政府合作,落實聯合國SDG14海洋永續發展目標,積極預防並減少污染源,實現「潔淨海洋、豐裕海洋」的永續藍圖。
周縣長還呼籲全民響應「淨零綠生活」,從源頭減塑減廢,並將環境保護融入日常生活。
只有全民的共同參與,才能確保海洋生態的永續發展與繁榮。